垃圾分类资料(垃圾分类资料500字)

2020-12-09 14:13:59发布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垃圾分类,是将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方法进行分类。人类每日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大量的垃圾未经分类回收再使用并任意弃置会造成环境污染。垃圾分类就是在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垃圾分类种类


  1、可回收


  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2、其他垃圾


  其他垃圾(上海称干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尘土、食品袋(盒)。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3、厨余(湿垃圾)


  厨余垃圾(上海称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6~0.7吨有机肥料。


  4、有害垃圾


  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港毒、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这些垃圾一般使用单独回收或填埋处理。


  垃圾分类的原因和意义


  垃圾分类不是小事,它不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我国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使环境隐患日益突出,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


  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引导人们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城乡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也有利于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进步。


  垃圾分类的优点


  垃圾处理的方法大多处于传统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苍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地境。因此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垃圾分类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1.投放前纸类应尽量叠放整齐,避免揉团;瓶罐类物品应尽可能将容器内产品用尽后,清理干净后投放;厨余垃圾应做到袋装、密闭投放。塑料制品的瓶子捏扁放入垃圾箱。


  2.投放时应按垃圾分类标志的提示分别投放到指定的地点和容器中。玻璃类物品应小心轻放,以免破损。


  3.投放后应注意盖好垃圾桶上盖,以免垃圾污染周围环境,蚊蝇滋生。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