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一般可分为:一段处理流程、二段处理流程、多段处理流程。
1、一段处理流程,也称一氧一沉法。原水先经过调节池,再进入生物氧化池,然后进入二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处理后的上层水排放或进行下一步处理,污泥从二沉池定期排走。
这种流程虽然在氧化池中有时会引起短路,但全池填料上的生物膜厚度几乎相等,BOD负荷大体相同,具有完全混合型的特点,营养物(F)与活性微生物的重量(M)比值较低,微生物的生长处于下降阶段。此时微生物的增殖不再受自身生理机能的限制,而是由污水中营养物质的量主导。
2、二段处理流程,也称二氧二沉法。采用二段法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生物氧化时间,提高生化处理效率,同时更适应原水水质的变化,使处理水质稳定。
原水经调节池调节后,进入第一生物接触氧化池,然后流入中间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上层水继续进入第二接触氧化池,最后流入二次沉淀池,再次进行泥水分离,出水排放,沉淀池的污泥定期排放。
在二段法流程中,需控制第一段氧化池内微生物处于较高的F/M条件,当比值>2.1时,微生物生长率可处于上升阶段,此时营养物将远超微生物生长所需,微生物生长不受营养因素的影响,只受自身生理机能的限制,所以微生物繁殖很快,活力很强,吸附氧化有机物的能力较高,可以提高处理效率。
为了维持微生物能处于较高的F/M条件下,BOD负荷随之提高,处理水中有机物浓度也就必然要高一些,这样在第二阶段氧化池内,须根据需要控制适当的F/M条件,一般为0.5左右,此时的微生物处于生长率下降阶段后的内源性呼吸阶段。由此可见,二段法流程的微生物工作情况与推流式活性污泥法或活性污泥AB法有相似之处。
整体来看,一段法流程简单易行,操作方便,投资较省,但对BOD的降解能力有限。二段法流程处理效果较好,可以缩短生物氧化所需的总时间,但增加了处理装置和维护管理成本,设备投资也比一段法高。一般来说,当有机负荷较低,水力负荷较大时,采用一段法为上。当有机负荷较高时采用二段法或推流式更好。
3、多段处理流程,一段法、二段法为两种基本流程,随着实践的变化,这两种流程也会随之变化。比如,有将接触氧化池分格,不设置中间沉淀池,按推流型运行,行成多段处理流程。氧化池分格后,将使每格的微生物与负荷条件更加均匀,利用微生物专性培养,提高整体的处理效率。但是整体投资较高。
- 怎样估算剩余污泥的产生量?
- 污泥回流系统的控制方式有哪几种?
- 厌氧消化产生的甲烷不知如何处置?如何利用?
- 城市污水二级出水如果只是经过过滤直接利用,过滤的方式应是怎样的?
- BOD与COD 的关系中是否COD大于BOD, COD-BOD约等于不可生化有机物,对吗?
-
叉车管理制度汇编 (安全生产管理)
-
快递怎么收才安全(疫情期间双十一快递怎么收才安全)
-
职业病危害告知牌(甲苯)
-
职业病危害告知牌(氢氧化钠)
-
职业病危害告知牌(高温)
-
职业病危害告知牌(异丙胺)
-
职业病危害告知牌(环氧氯丙烷)
-
职业病危害告知牌(乙醇)
- 夏季 O3 浓度高的原因是什么?
- 关于辅流式二沉池都会出现液面翻很小的污泥絮体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
- O3 对人体有危害吗?
- 近地面的 O3 是如何形成的呢?
- 城市污水二级出水如果只是经过过滤直接利用,过滤的方式应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