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隐患排查表
一、工艺的安全管理 | |||
1 | 企业应进行工艺安全信息管理,工艺安全信息文件应纳入企业文件控制系统予以管理,保持最新版本。工艺安全信息包括: 1.危险品危害信息; 2.工艺技术信息; 3.工艺设备信息; 4.工艺安全安全信息。 | 《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3034/T-2010第4.1条 | 1 次/半年 |
2 | 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制度,积极组织开展危害辨识、风险分析工作。应定期开展系统的工艺过程风险分析。企业应在工艺装置建设期间进行一次工艺危害分析,识别、评估和控制工艺系统相关的危害,所选择的方法要与工艺系统的复杂性相适应。企业应每三年对以前完成的工艺危害分析重新进行确认和更新,涉及剧毒化学品的工艺可结合法规对现役装置评价要求频次进行。 |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 AQ3034/T-2010第4.2.3条 | |
3 | 大型和采用危险化工工艺的装置在初步设计完成后要进行HAZOP分析。国内首次采用的化工工艺,要通过省级有关部门组织专家组进行安全论证。 | 安监总管三〔2010〕186 号 | |
4 | 企业应编制并实施书面的操作规程,规程应与工艺安全信息保持一致。企业应鼓励员工参与操作规程的编制,并组织进行相关培训。操作规程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初始开车、正常操作、临时操作、应急操作、正常停车、紧急停车等各个操作阶段的操作步骤; 2.正常工况控制范围、偏离正常工况的后果;纠正或防止偏离正常工况的步骤; 3.安全、健康和环境相关的事项。如危险化学品的特性与危害、 防止暴露的必要措施、发生身体接触或暴露后的处理措施、安全系统及其功能(联锁、监测和抑制系统)等。 | AQ3034/T-2010第 4.3.1条 | |
5 | 操作规程的审查、发布等应满足: 1.企业应根据需要经常对操作规程进行审核,确保反映当前的操作状况,包括化学品、工艺技术设备和设施的变更。企业应每年 确认操作规程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2.企业应确保操作人员可以获得书面的操作规程。通过培训,帮 助他们掌握如何正确使用操作规程,并且使他们意识到操作规程 | AQ3034/T-2010第 4.3.2条 | |
6 | 工艺的安全培训应包括: 1.应建立并实施工艺安全培训管理程序。根据岗位特点和应具备的技能,明确制订各个岗位的具体培训要求,编制落实相应的培训计划,并定期对培训计划进行审查和演练。 2.培训管理程序应包含培训反馈评估方法和再培训规定。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人员、教师的表现以及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并作为改进和优化培训方案的依据;再培训至少每三年举办一次,根据需要可适当增加频次。当工艺技术、工艺设备发生变更时,需要按照变更管理程序的要求,就变更的内容和要求告知或培训操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 3.应保存好员工的培训记录。包括员工的姓名、培训时间和培训 效果等都要以记录形式保存。 | AQ3034/T-2010第 4.4条 | 1 次/季度 |
二、工艺技术及工艺装置的安全控制 |
详细资料内容请见附件:
- 企业安全生产中常见的不安全行为有哪些?
- 特殊作业安全管理不到位如何避免?
- 用臭氧氧化处理技术处理制药废水,效果如何?
- 用臭氧氧化处理技术处理制药废水,效果如何?
- 行业类别为C3039填报时应该参照哪个技术规范?
-
小动物保护协会呼吁建宠物隔离制度(生命面前人与动物平等对待)
-
地面气象观测系统的组成部分
-
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站智能综合气象站
-
地面气象观测系统的组成部分
-
水雨情自动监测系统
-
雨量监测站安装说明
-
水库水雨情监测系统
-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标准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