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由我国自主研制的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可工程化应用的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在航天科技集团四院试车成功。
该发动机直径3.5米,推力达500吨,采用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壳体、高装填整体浇注成型燃烧室、超大尺寸喷管等多项先进技术,发动机综合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固体运载能力实现大幅提升,为我国运载火箭型谱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动力选择,对推动未来大型、重型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运载发展,动力先行。早在“十一五”时期,我们国家的航天人就未雨绸缪,瞄准世界航天发展前沿和我国运载火箭对大推力高性能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技术需求,立足“整体式”和“分段式”两条技术路线,先期开展了大型固体发动机的预先研究攻关。
2009年,我国成功研制了直径2米、推力120吨、当时国内最大的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直接推动了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第一型全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的立项研制,成为我国固体动力迈向宇航运载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2019年,为进一步提升固体运载能力和商业航天市场竞争力,我国又自主研制成功了直径2.6米、推力200吨的整体式固体发动机,进一步提升我国航天固体动力运载能力的同时,也推动了捷龙三号商业航天运载火箭的立项研制。
整体式固体发动机发展的同时,分段式发动机的攻关脚步也从未停歇。2016年,随着分段对接技术的不断成熟,我国在120吨整体式大推力发动机的基础上,成功进行了直径2米分段式发动机地面热试车,发动机燃烧室由2个舱段对接而成,推力120吨,成功验证了固体发动机分段对接技术,也直接推动了我国首型捆绑固体助推器运载火箭CZ-6A的立项研制。
之后,直径3米、3.2米分段式发动机相继试车成功,分段对接技术不断发展,技术成熟度快速提升。特别是2020年12月30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直径最大、装药量最大、工作时间最长的固体分段式助推器——民用航天3.2米3分段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热试车——的圆满成功,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技术和能力水平。
目前,基于500吨推力整体式固体发动机,航天科技集团四院已经在开展直径3.5米级分段发动机的研究,发动机分5段,最大推力将达到千吨级以上,可应用于大型、重型运载火箭固体助推器中,以满足我国空间装备、载人登月、深空探索等航天活动对于运载工具的不同发展需求,为建立国内固体、液体运载火箭相得益彰,以及完善的航天运输系统提供更加强大有力的动力支撑。
- 用臭氧氧化处理技术处理制药废水,效果如何?
- 用臭氧氧化处理技术处理制药废水,效果如何?
- 污泥脱水的时候不絮凝了怎么办?
- 行业类别为C3039填报时应该参照哪个技术规范?
- 与传统水处理技术相比,利用辐射处理污水有哪些优势?
-
小动物保护协会呼吁建宠物隔离制度(生命面前人与动物平等对待)
-
多参数水质分析仪的介绍
-
【环保违法案例】重庆市涪陵区某司超标排放水污染物案
-
叉车管理制度汇编 (安全生产管理)
-
快递怎么收才安全(疫情期间双十一快递怎么收才安全)
-
职业病危害告知牌(甲苯)
-
职业病危害告知牌(氢氧化钠)
-
职业病危害告知牌(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