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污染的特点及治理措施(土地污染的危害及原因)

2021-10-13 18:01:36发布

土壤维持着地球上四分之一的生物多样性,在1平方米的森林土壤中,可以发现1000种无脊椎动物。土壤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生存在土壤之上,人类的粮食来源于土壤。

关于土地污染,这些事情你都知道么?


我国耕地污染的特点

然而全球都面临着土壤污染的问题,目前我国耕地污染主要有2个特点。

一是点多、量大、面较广:我国污染耕地污染区域主要为工矿企业周边农区、污水灌区、大中城市郊区和南方酸性土水稻种植区等,以重金属污染为主,镉污染最为普遍。

二是总体可防可控可治:综合来看,我国耕地污染主要为轻度污染,其中多数可采取措施加以治理,实现安全利用。对于重度污染耕地,传统治理措施已无法满足安全利用的需要,必须划分农产品禁止生产区,调整种植结构,开展限制性生产。由于重度污染区所占比例不大(不到2%),所以需要结构调整的比例有限,面积较小。

关于土地污染,这些事情你都知道么?


土地污染的危害

土壤污染会使来就紧张的耕地资源更加短缺;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给农业发展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造成其他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污染物具有迁移性和滞留性,有可能继续造成新的土地污染;严重危及后代子孙的利益,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形成的主要原因

我国的土壤污染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累积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

1、工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是造成其周边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尾矿渣、危险废物等各类固体废物堆放等,导致其周边土壤污染。汽车尾气排放导致交通干线两侧土壤铅、锌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污染。

2、农业生产活动是造成耕地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污水灌溉,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和畜禽养殖等,导致耕地土壤污染。

3、生活垃圾、废旧家用电器、废旧电池、废旧灯管等随意丢弃,以及日常生活污水排放,造成土壤污染。

4、自然背景值高是一些区域和流域土壤重金属超标的原因。


土地污染治理措施

1、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

土壤污染物质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或植物吸收而被净化。

2、污染土壤治理的化学方法

对于重金属轻度污染的土壤,使用化学改良剂可使重金属转为难溶性物质。酸性土壤施用石灰,可提高土壤pH值,从而降低氢氧化物沉淀在土壤中的浓度,减少对植物的危害等。

3、增施有机肥料

增施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既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特别是土壤胶体性质,又能增大土壤容量,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4、调控土壤氧化还原条件

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重金属变价元素在土壤中的行为,能使某些重金属污染物转化为难溶态沉淀物,控制其迁移和转化,从而降低污染物危害程度。

5、改变轮作制度

改变耕作制度会引起土壤条件的变化,可消除某些污染物的毒害。

6、换土和翻土

对于轻度污染的土壤,采取深翻土或换无污染的客土的方法。对于污染严重的土壤,可采取铲除表土或换客土的方法。但这些方法的优点是改良较彻底,适用于小面积改良。

7、实施针对性措施

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主要通过生物修复、使用石灰、增施有机肥、灌水调节土壤Eh、换客土等措施,降低或消除污染。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