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带来的危害(碳排放定义)

2021-09-23 16:22:52发布

什么是碳排放?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虽然并不准确,但作为让大家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将“碳排放”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

什么是碳排放?碳排放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碳排放有什么危害?

由于现在科技发展,交通工具普及,大部分工具由机器代替,导致碳排放增多,吸热性变强,把太阳反射的热量吸收在大气中,使温度逐渐上升,也就成了温室效应。

如果长期不节制排放,会使得气温继续升高。当全球变暖3或者4度,每年遭受洪水袭击的人口将由于海平面上升而增加上千万甚至上亿人。变暖可能会导致区域天气模式的突然改变,例如东南亚的季风或是厄尔尼诺现象。生态系统中大概有15—40%的物种可能会在全球气温升高2度后面临灭绝的命运。还会导致海洋酸化,将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可能对鱼类的存量产生不利后果。

什么是碳排放?碳排放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气温升高可能会导致虫灾,全球粮食生产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产量逐渐下降,亿万人将失去生产或者购买足够食物的能力,特别是非洲。

我国对碳排放的态度是什么?

在2009年在丹麦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领导人会议上,我国国务院总理**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讲话,向全世界庄重承诺:中国将在“十一五”期间将能源强度降低20%。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45%。**总理强调:“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我们言必信、行必果,无论本次会议达成什么成果,都将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甚至超过这个目标而努力。”

什么是碳排放?碳排放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2020年国家经济工作会议中重点强调了双碳达标,即“碳达峰、碳中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贸易大国,同时也是碳排放总量最大的国家,达到全球的1/4以上,万千瞩目于一身,中国碳排放的问题成了全世界绕不开的议题。2020年9月22日在联合国大会上,我国承诺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碳排放实现中和。也就是用40年的时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于二氧化碳吸收量,到了碳中和目标达成的2060年。

近年来,“碳排放”这个概念频频出现,关系着我国乃至全球生态经济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备受各国政府和各行各业的关注。而“低碳生活”生活一直是我们提倡的一种环保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日常生活中去身体力行,积少成多。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