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原理(特点介绍)

2021-07-30 14:47:30发布

  (一)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流程:由泵将储液瓶中的溶剂吸入色谱系统,然后输出,经流量与压力测量之后,导入进样器。被测物由进样器注入,并随流动相通过色谱柱,在柱上进行分离后进入检测器,检测信号由数据处理设备采集与处理,并记录色谱图。废液流入废液瓶。遇到复杂的混合物分离(极性范围比较宽)还可用梯度控制器作梯度洗脱。这和气相色谱的程序升温类似,不同的是气相色谱改变温度,而HPLC改变的是流动相极性,使样品各组分在最佳条件下得以分离。


  (二)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过程:同其他色谱过程一样,HPLC也是溶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进行的一种连续多次交换过程。它借溶质在两相间分配系数、亲和力、吸附力或分子大小不同而引起的排阻作用的差别使不同溶质得以分离。


  开始样品加在柱头上,假设样品中含有3个组分,A、B和C,随流动相一起进入色谱柱,开始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进行分配。分配系数小的组分A不易被固定相阻留,较早地流出色谱柱。分配系数大的组分C在固定相上滞留时间长,较晚流出色谱柱。组分B的分配系数介于A,C之间,第二个流出色谱柱。若一个含有多个组分的混合物进入系统,则混合物中各组分按其在两相间分配系数的不同先后流出色谱柱,达到分离之目的。


  不同组分在色谱过程中的分离情况,首先取决于各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吸附能力、亲和力等是否有差异,这是热力学平衡问题,也是分离的首要条件。其次,当不同组分在色谱柱中运动时,谱带随柱长展宽,分离情况与两相之间的扩散系数、固定相粒度的大小、柱的填充情况以及流动相的流速等有关。所以分离最终效果则是热力学与动力学两方面的综合效益。


  什么是高效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色谱分离方法。


  它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经进样阀注入待测样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依次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这种方法已成为化学、生化、医学、工业、农业、环保、商检和法检等学科领域中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是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和环境化学工作者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


  高压——压力可达150~300kg/cm2。色谱柱每米降压为75kg/cm2以上。


  高速——流速为0.1~10.0ml/min。


  高效——塔板数可达5000/米。在一根柱中同时分离成份可达100种。


  高灵敏度——紫外检测器灵敏度可达0.01ng。同时消耗样品少。


  hplc与经典液相色谱相比有以下优点:


  速度快——通常分析一个样品在15~30min,有些样品甚至在5min内即可完成。


  分辨率高——可选择固定相和流动相以达到最佳分离效果。


  灵敏度高——紫外检测器可达0.01ng,荧光和电化学检测器可达0.1pg。


  色谱柱可反复使用——用一根色谱柱可分离不同的化合物。


  样品量少,容易回收——样品经过色谱柱后不被破坏,可以收集单一组分或做制备。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做什么用的


  高效液相色谱法即HPLC,简单的说:用于样品的分离、检测。


  目前好像是用途最广也是最有效的,我们做实验经常用到。而且很简单、方便。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