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性有哪些

2021-06-01 11:25:19发布

  1、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大气污染。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硝烟为“年味”。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这些有毒有害气体是无形的“杀手”。当硝烟弥漫时,这些气体对我们人体各各部位都有着一定的损害作用,对眼睛也有刺激作用。


  2、噪声污染。除夕之夜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爆炸声连绵不断,如雷贯耳,吵的人年三十之夜往往难以入眠。燃放鞭炮地区的噪声高达135分贝,远远超过人的听觉范围和耐受限度。在夜间人们所能接受的噪音不得超过45分贝,也就相当于蛙鸣声。而高强度的噪音对患有脑血管、心脏病等疾病的病人来说的危害十分严重。我国几乎每年都有因放鞭炮,造成听力受到严重损伤、爆炸性耳聋、听觉迟钝的事例。


  3、是缺乏社会公德心的表现。一人放炮百人听,一家放炮四邻不安,对于小孩和老人来说对身体非常不利。使人养成只想自己不管别人的不良习气,由此公德意识薄弱。


  4、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把宝贵的资源纸张(树木)、化工原料(包括生产这些原料时造成的污染)都燃放掉,使大街小巷满地狼迹,放完走人,使人养成无责任心的习气。


  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的危害


  有关专家说,烟花爆竹燃放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物气体和各种金属氧化物的粉尘,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刺激性和腐蚀性极强的酸性氧化物,大量燃放鞭炮时,如果适逢无风或低气压的天气,一时无法飘散,就会强烈地刺激人的呼吸,使人咳嗽,引起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同时,烟花爆竹燃放后的碎片、残留物影响城市的市容环境。有关监测数据表明,1月23日(正月初一),我国绝大部分大中城市的空气质量都等于或差于轻微污染,其中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为“重污染”“中重度污染”,这些污染部分可归因于燃放烟花爆竹。


  烟花燃烧产生的烟气是严重的空气污染,其产生的粉尘和残留物含有大量有害化学物质,其中就有砷(砒霜的主要成分),经雨水冲刷流入下水道还将污染我们的江河湖海。现在,城市的雨水和污水管道是分开的,雨水是不经过污水处理厂而直接排入河流的,因此,在马路上随意倒污水的人和在阳台上装洗衣机将污水直接排入雨水落水管的人是非常可恶的。


  燃放烟花爆竹的利与弊


  燃放烟花爆竹的利:


  1、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增添喜庆气氛;


  2、对于一些利益集团来说,烟花爆竹的生产,运输,销售,管理,有着相当大的利益空间。


  燃放烟花爆竹的弊:


  1、燃放烟花爆竹,特别是针对于城市这种高密度居住空间来说,是绝对污染环境的;


  2、烟花爆竹的燃放,销售,保存,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性,严重的会危害到公共安全和人身安全。


  烟花爆竹是指以烟火药为主要原料制成,引燃后通过燃烧或爆炸,产生光、声、色、型、烟雾等效果,用于观赏,具有易燃易爆危险的物品。烟花爆竹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是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由于烟花爆竹其中的火药成分,燃放者在燃放时如果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燃放或者燃放违规产品,就会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我国对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


  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禁止在下列地点燃放烟花爆竹:文物保护单位;车站、码头、飞机场等交通枢纽以及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易燃易爆物品生产、储存单位。


  输变电设施安全保护区内;医疗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敬老院;山林、草原等重点防火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其他地点。


  第三十一条燃放烟花爆竹,应当按照燃放说明燃放,不得以危害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方式燃放烟花爆竹。


  对违法燃放烟花的处罚


  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对未经许可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或者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燃放作业单位和作业人员违反焰火燃放安全规程;


  燃放作业方案进行燃放作业的,由公安部门责令停止燃放,对责任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地点燃放烟花爆竹,或者以危害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方式燃放烟花爆竹的。


  由公安部门责令停止燃放,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