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烯烃是干什么用的

2021-03-30 11:44:59发布

  煤制烯烃即煤基甲醇制烯烃,是指以煤为原料合成甲醇后再通过甲醇制取乙烯、丙烯等烯烃的技术。其用途就是用来制取乙烯、丙烯等烯烃用于化工及燃料。


  煤制烯烃的过程


  通过煤气化制合成气,然后将合成气净化,接着将净化合成气制成甲醇,甲醇转化制烯烃,烯烃聚合工艺路线生产聚烯烃。简单来说可分为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这两个过程。而将煤制成净化合成气后,除了甲醇还能生产出氢气、一氧化碳、合成气、硫磺等产品,而甲醇除了制成烯烃化学品外,还能制成如醇类、醚类、胺类、脂类、有机酸类等化学品。


  因此大部分煤化工企业都会维持产品的多样性,比如惠生南京就以煤为原料,采用洁净煤生产技术,年产一氧化碳30万吨及甲醇20万吨,同时还生产氢气、合成气、硫磺等清洁能源产品。


  煤制烯烃的核心技术


  煤制烯烃包括煤气化、合成气净化、甲醇合成及甲醇制烯烃四项核心技术。主要分为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烃这两个过程。而其中煤制甲醇的过程占了煤气化、合成气净化、甲醇合成这三项核心技术。


  煤制烯烃首先要把煤制成甲醇,煤制甲醇技术也就是煤制烯烃技术上的核心。而煤制甲醇的过程主要有4个步骤:首先将煤气化制成合成气;接着将合成气变换;然后将转换后的合成气净化;最后将净化合成气制成粗甲醇并精馏,最终产出合格的甲醇。a)主要问题


  就整个煤制烯烃行业自身所面临的经济性问题来讲主要有:投资大,融资难度大。原材料及能耗大,水耗高。


  b)问题核心


  煤制甲醇作为媒制烯烃的主要环节以及技术核心,主要面对的也是这2个难题。总结下来就是:1、缩小前期投资规模。2、节能降耗。同时在整个煤制甲醇流程的所有单元中能耗最高的是甲醇精馏单元,甲醇精馏技术的革新对于缩小投资规模、降低全厂能耗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煤制甲醇节能降耗的技术核心。


  针对缩小前期投资规模及节能降耗的问题,目前国内已有的煤气化工业示范装置主要有,惠生-壳牌新型混合气化炉示范装置。


  装置采用煤制甲醇工艺成套节能降耗技术,针对目前的甲醇双效精馏中,常压塔塔顶甲醇蒸汽需要用大量冷公用工程来冷却,与此同时必须消耗大量的热公用工程来加热高压塔塔釜液体,造成了冷、热公用工程的双重消耗。随着甲醇装置规模不断扩大,即使采用双效精馏工艺,能耗总量非常巨大的情况。


  惠生采用另一种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工艺——甲醇热泵精馏工艺。热泵精馏工艺不设加压塔,而是直接压缩精馏塔(常压)塔顶精甲醇气体,提高塔顶精甲醇气体的压力和冷凝温度,作为精馏塔塔釜再沸器或中间再沸器的热源,从而极大节省了塔釜热公用工程和塔顶冷公用工程消耗。


  采用甲醇热泵精馏工艺的装置因为不设加压塔,直接省去了这部分的投资规模,与废锅流程相比投资幅度降低了40-45%。


  以年产45万吨甲醇的煤制甲醇装置为例,与典型的甲醇双效精馏、水冷余热发电工艺相比,采用煤制甲醇工艺成套节能降耗技术:吨甲醇水耗降低30%,每年可以节水167万吨,运行能耗降低17%。


  煤制烯烃的产业布局


  煤制烯烃的布局要与石化产业布局错位发展。在有较好资源支撑条件且石化基础较弱的中西部地区,采取“煤矿-甲醇-烯烃-下游深加工产品”上下游联合发展的模式。


  比如惠生南京就是一家从事以煤为原料的清洁能源公司,年产一氧化碳30万吨及甲醇20万吨,同时还生产氢气、合成气、硫磺等清洁能源产品。而对于甲醇生产较为分散的地区,采取集中加工发展模式,建设小区域甲醇运输网络,走“甲醇-烯烃-下游产品”发展路线。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