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

2020-11-11 14:36:48发布

  洪涝灾害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


  雨涝主要由大雨、暴雨引起,所以常和洪水灾害有密切关系。二者在概念上的区别是,洪水灾害指的是因暴雨急流或河湖泛滥所造成的灾害;雨涝是指因渍水、淹没造成的灾害。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洪水除危害农作物外,还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由于洪水和雨涝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所以进行灾情调查统计和分析研究时,大多难以准确界定区别,此时统称为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的分布


  就全球范围来说,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多台风暴雨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包括:孟加拉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近海岸地区。此外,在一些国家的内陆大江大河流域,也容易出现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的危害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洪涝是最常见且又危害最大的一种。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洪水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卷走人产居留地的一切物品,包括粮食,并淹没农田,毁坏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造成饥荒。洪水还会破坏工厂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部部门的破坏。


  洪涝灾害有哪些特点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其中,由于强降雨、冰雪融化、冰凌、堤坝溃决、风暴潮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及沿海水量增加、水位上涨而泛滥以及山洪暴发所造成的灾害称为洪水灾害;因大雨、暴雨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排水不及时,致使土地、房屋等渍水、受淹而造成的灾害称为雨涝灾害。


  由于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有时难以准确界定,往往统称为洪涝灾害。其中,洪水灾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风暴潮洪水等。根据雨涝发生季节和危害特点,可以将雨涝灾害分为春涝、夏涝、夏秋涝和秋涝等。


  2010洪涝灾害地区有哪些


  江西暴雨:


  时间:2010年4月——7月


  据江西省防总初步统计,4月5日至12日,吉安、上饶、萍乡、鹰潭、景德镇、赣州6个设区市的20个县(市、区)共166个乡镇遭受洪灾,受灾人口14.6万人,倒塌房屋89间,转移人口3707人,直接经济损失1.075亿元。


  同时,7月份以来的暴雨洪水,共导致江西全省35县370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241.756万人、农作物面积173.984千公顷,转移人口199540人,倒塌房屋0.462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34.8651亿,其中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11.2981亿元。


  重庆暴雨:


  时间:2010年5月6日


  5月6日2时许,重庆垫江、梁平、涪陵、彭水等12个区县(自治县)遭受大风、冰雹、暴雨灾害。截至5月6日17时,此次气象灾害致使89.78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9人、失踪1人、受伤180余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3263.3公顷,绝收面积1392.3公顷;房屋损坏51735间,倒塌6240间;电力、通信、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工矿商贸企业不同程度受损。


  据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20日晚间消息,15日以来的过境洪水和暴雨天气已致重庆7人因灾死亡,该市16个区县103.39万人受灾。


  截至19日17时,此次暴雨天气和过境洪水已造成重庆潼南、城口等16个区县受灾,受灾人口103.39万人,因灾死亡7人,失踪8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1.76千公顷,绝收面积4.79千公顷,倒塌房屋5669间,紧急转移人口11.01万人,损坏房屋10302间,潼南、合川、北碚、巫溪等4个区县部分街镇进水,造成全市直接经济总损失5亿元。


  合肥暴雨


  时间:2010年6月29日


  6月29日合肥遭遇的那场“短历时降雨”,按一个小时降雨量计,创了36年来的最高纪录。但是,7月18日,这个纪录又被刷新,成为56年来最强短历时降雨。7月18日晚上,在合肥市城乡建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气象部门表示,由于合肥处于主雨带边缘,即使天气预报没有雨,未来合肥非常可能还会遭遇18日这样的暴雨突袭。


  7月18日的降雨主要集中在15:00-17:00之间,两小时内市区降雨站中,最高的为阜阳路桥站,为117毫米。据介绍,这是自1954年以来最大的一次短历时强降雨。而在阜南路站的100毫米总降雨量中,有近90毫米的降雨量是1小时内下的。


  陕西暴雨


  时间:2010年7月2日


  从7月2日晚间起,(陕西)安康市多地普降大到暴雨,39个乡镇12小时降雨量超过50毫米。此次降雨导致平利和岚皋部分乡镇受灾较重,但无人员伤亡。


  据统计,截至7月20日7时,水灾已导致陕西汉中、安康、商洛3市22个县(区)156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7.9万人,因灾死亡37人,失踪97人。陕西境内倒塌和严重损毁房屋8720户27160间,一般损坏房屋27200户80200间;农作物受灾面积31千公顷,绝收面积5.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8.85亿多元。


  广水暴雨


  时间:2010年7月3日


  7月3日以来暴雨洪涝灾害造成湖北省17个市州、省直管市、林区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978万人,因灾死亡70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倒房和避险群众33.1万人;农作物受灾1359.5千公顷,其中绝收149.2千公顷;倒塌房屋1.82万户7.09万间,损坏房屋11.24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08.1亿元。


  四川暴雨


  时间:2010年7月15日


  7月15日-18日,四川出现入汛以来强度最大、范围最广的强降雨天气过程,截止19日上午8时,四川全省有391站雨量达50-100毫米,469站雨量达100-250毫米,84站雨量超过250毫米,巴中市通江县累计雨量达493.8毫米。


  截止19日下午5时,连日来的特大暴雨造成该市5县区113个乡镇(街道)受灾。受灾人口28.43万人,其中1人死亡,2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2.63亿元,农业损失高达1.1亿元。


  据世界经理人文摘了解,自7月15日起,内江市部分区域开始降雨,其中内江市中区白马镇降雨量高达252.5毫米,其他县区也在200毫米左右。暴雨洪涝使内江12.65万亩农林作物受灾,3623亩绝收,粮食损失26595吨。


  从四川达州防洪抗旱指挥部获悉,受16号的开始强降雨影响,达州市7个县(市、区)263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超过370万人,暴雨洪灾还造成7人死亡,2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0亿元。


  河南暴雨


  时间:2010年7月16日


  据初步统计,入汛以来,河南省11个市的43个县、230各乡镇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人口105.4万人,转移群众70402人,死亡人口8人,倒塌房屋4437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52.96万亩,直接经济损失5.42亿元。


  山东暴雨


  时间:2010年7月17日


  7月17日至19日,山东省内多地降暴雨,截至昨天16时,已有临沂、济宁、菏泽、日照、枣庄、聊城等6市、19个县(市)不同程度受灾。初步统计,全省受灾人口7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85人;农作物受灾面积60800公顷,其中成灾面积28400公顷;损坏房屋4252间,倒塌房屋207间;直接经济损失1.87亿元。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