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海水淡化将具备成本优势,海水淡化技术目前已较为成熟,耗能指标也大幅降低。淡化技术主要分为蒸馏法(热法)和膜法两大类。具体细分超过20余种,国际上已商业化应用的技术主要包括反渗透法、低温多效、多级闪蒸等,以及微滤、超滤、纳滤等多项预处理和后处理工艺。
虽然海水淡化技术业已成熟,但由于其成本比其他淡水资源的成本高,因此在我国还没有发展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阶段。如不考虑初期基建投资,淡化水成本约为4.5元~8元/吨。
但有专家表示,虽然目前这一价格仍高于自来水用水价格,但是随着水资源日益缺乏,自来水价格也将节节攀升,不久的将来,或将与海水淡化成本并“价”齐驱,大规模海水淡化应用将具备成本优势。而且,相比南水北调,对于北方沿海地区,海水淡化更具有经济价值。
目前,我国海水淡化主要有3方面用途:一是生产城镇居民和海岛军民的生活用水。二是生产工业企业生产用水,特别是作为锅炉补充水等工业用高纯水。三是进行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海水利用产业链。
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12个,产水规模92.69万吨/日。全国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海水淡化工程27个,千吨级以上、万吨级以下海水淡化工程34个,千吨级以下海水淡化工程51个。近年来我国实现了海水淡化关键技术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能完整自主设计建设海水淡化工程的国家之一。
海水淡化成本构成
海水淡化成本主要有几方面构成:
1、设备建造成本。
2、耗费的能源。
3、设备折旧。
4、人工及其他。
要降低海水淡化成本,设备建造成本现阶段不能降低,除非有价格更低新材料能抵抗海水的腐蚀。所以只能从耗费能源方面去着手。合理配置设备零配件,减少额外消耗。选购设计合理的海水淡化设备也能节约不少能源。
海水淡化哪个成本低效率高
最好是采用膜法,就是阴阳离子交换膜,可以把氯化钠等离子化合物出去,经济高效,只是这种阴阳离子交换膜要求很高,且由于渗透压太高,需要很高物理强度,因此只在实验室或者医院制取医用蒸馏水时采用。
世界上常用的说出来有点可笑,是蒸馏法,主要是因为缺淡水的国家,很多都集中在石油丰富的地区。在那边的确是水比油贵。此外新加坡也没有淡水河,他们是采用和马来西亚买水,加上收集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