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开发 能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2020-09-02 14:08:43发布

  能源开发是指勘探能源资源,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燃料等自然矿藏,建设水力、火力、原子能发电站以及探索和利用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一系列生产技术经济活动。


  能源开发可以将现有的能源开采出为人类造福,也可以开发某一种未被人类发现、但在将来可以被人类可使用的能源,可以代替不可再生能源的新型能源。


  现在,人类正面临能源枯竭的危机,不得不从审自己的所作所为。节能和开发新能源这种措施的提出说明人们的意识已经觉醒。为了发展需要,人们必须开发新能源,又为了争得时间,就必须采取节能措施。


  节能,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目前科技水平条件下的措施。开发新能源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两者将使人类更好地适应自然和社会的发展。


  新能源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首先:从全世界的角度,目前广泛使用的石油等能源,都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总有耗尽的一天,当然要未雨绸缪,早作打算。


  第二,从中国或者欧盟的角度来看,则除了上面提到的第一点外,也有破解美国能源包围的考量。纵观目前世界局势,美国把握了世界上主要的能源产地,或者控制主要海运通道,这也相当于掐住了中国等国的喉咙。


  第三,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世界,从信息泡沫破灭以来,近况不佳。美国华尔街的金融永动机也运转不灵了,世界各国都开始抵制美元霸权。而环保及新能源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增长点,谁在这个方面取得了技术领先,谁就将是这个世纪的经济领跑者。


  能源技术有哪些


  所谓能源,就是指向自然界提供能量转化的物质(矿物质能源,核物理能源,大气环流能源,地理性能源)。


  相对应的能源技术有诸如火力发电(目前中国煤电比例占了近70%)、核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地热发电、沼气天然气发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等等等等。


  能源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1、煤炭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煤炭消费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烟尘和汞等污染物,是造成大气污染和酸雨的主要原因。煤炭消费过程也排放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性环境问题。煤炭在开采过程中会造成矿山生态环境的破坏,威胁生物栖息环境。主要包括对地表的破坏、引起岩层的移动、矿井酸性排水、煤矸石堆积、煤层甲烷排放等。


  2、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和加工利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油田勘探开采过程中的井喷事故、采油废水、钻井废水、洗井废水、处理人工注水产生的污水的排放;气田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地层水,含有硫、卤素以及锂、钾、溴、铯等元素,其主要危害是使土壤盐渍化;油气田开采过程中的硫化氢排放;炼油废水、废气(含二氧化硫、硫化氢、氮氧化物、烃类、一氧化碳和颗粒物)、废渣(催化剂、吸附剂反应后产物)排放;海上采油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石油因井喷、漏油、海上采油平台倾覆、油轮事故和战争破坏等原因泄入海洋,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在交通运输业,机动车尾气等造成大气污染,排放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铅等污染物;等等。


  3、水电开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水电是一种相对清洁的能源,但其对生态环境仍有多方面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截流造成污染物质扩散能力减弱,水体自净能力受影响;淹没土地、地面设施和古迹,影响自然景观,尤其是风景区;泥沙淤积会使上游河道截面缩小,河床抬高,下游河岸被冲刷,引起河道变化;改变地下水的流量和方向,使下游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土壤盐碱化,甚至形成沼泽,导致环境卫生条件恶化而引起疾病流行;建设过程采挖石料和填土,破坏自然环境;泄洪道变流装置的安装造成对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破坏,截流阻断鱼类洄游等;会改变河流水深、水温、流速及库区小气候,对库区水生和陆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可能会诱发地震;小水电站还会向生物圈排放一些温室气体(特别是由于水库中生物质的腐烂而产生的甲烷);等等。


  4、核能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核能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阶段:核燃料生产和辐射后燃料的处理。由于人类无论何时何地都处于各种来源的天然放射性辐射之中,通常燃料生产过程的放射性污染较轻,一般不构成严重危害。但它毕竟对人体有害,故仍须予以充分注意。


  5、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影响的不利影响。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整体上较传统化石能源来说,更加清洁安全,但是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仍然会带来一些环境问题。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