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厂是指在发电的同时,还利用汽轮机的抽汽或排汽为用户供热的火电厂。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火力发电厂发电后的热水,经过再次加热后供暖。
热电厂,是指在发电的同时,还利用汽轮机的抽汽或排汽为用户供热的火电厂,具体来说是水被加热,转变为蒸汽,推动蒸汽轮机运转,带动发电机工作,同时也做一些其他工作(如船舶推进)。当蒸汽通过轮机时,它被冷凝器冷凝,被加热它的场所回收,称为郎肯循环。
核电站和大部分火力发电厂(即燃烧化石燃料的发电厂)都是热电厂,全球大部分的电力都是来自这两种电厂。另外地热、生物质能以及小部分太阳能发电站也是热电厂。
热电厂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火力发电厂发电后的热水,经过再次加热后供暖。
热电厂供热方式
供热方式有分散供热和集中供热两大类。
在用户处就地分散供热,因供热规模限制,只能采用低参数热效率不高的小型锅炉(热效率为50%左右)。然而由热电厂供热则形成地区集中供热。
由于供热规模大,可以采用高参数高效率的大型锅炉(热效率为85%以上),从而使能源利用效益得到较大的提高,节省了燃料。
在环境污染方面,由于热电厂集中供热而使用煤量减少,排污量也减少,城区内运煤除灰的麻烦也减少了,而且大容量锅炉备有高效除尘器设备和高烟囱,使环境污染程度大为降低。
热电厂的特点
在热电联产中燃料化学能则转变为高位热能先用来发电(高品位热能),然后使用做过功的低品位热能向用户供热,这符合按质用能和综合用能的原则。所以热电厂的特点是,一次能源利用得比较合理,做到按质供能,梯级用能,能尽其用,使地区的整个能量供应系统节约了能源。
从能源利用效果考虑,热电分产对能源使用很不合理:一方面热功转换过程(凝汽式机组发电)必然产生低品位热能损失(汽机排汽在冷源中放热),另一方面让高品位热能(锅炉提供的蒸汽热量)贬值地用于低品位供热。
火电厂与热电厂有什么区别
热电厂由于客观事实不可能与大型发电厂在同等起路线上“竞价上网”的。热电厂装机容量受热负荷大小、性质等制约,机组规模要比目前火电厂的主力机组小很多。热电厂由于即发电又供热,锅炉容量大于同规模火电厂。
热电厂必须比一般火电厂多增设锅炉容量以备用,水处理量也大。热电厂必须靠近热负荷中心,往往又是人口密集区的城镇中心,其用水、征地、拆迁、环保要求等均大大高于同容量火电厂,同时还建热力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