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大气污染的类型及防治措施

2020-06-16 14:19:36发布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有以下8个方面:


  1、全面规则,合理布局(环境规划);


  2、选择有利排放方式(合理排放);


  3、区域集中供暖、供热;


  4、改变燃料构成;


  5、限制汽车拥有量——这一点,交通部门完全可以平衡的;


  6、绿化造林——这一点可以大量的集中每个人的力量!


  7、扩大水域和湿地面积;


  8、发展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大气污染物由人为源或者天然源进入大气(输入),参与大气的循环过程,经过一定的滞留时间之后,又通过大气中的化学反应、生物活动和物理沉降从大气中去除(输出)。


  如果输出的速率小于输入的速率,就会在大气中相对集聚,造成大气中某种物质的浓度升高。当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生物或材料等造成急性、慢性危害,大气就被污染了。


  治理空气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采取如下几方面措施:


  1、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改革能源结构,多采用无污染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和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气),对燃料进行预处理(如烧煤前先进行脱硫),改进燃烧技术等均可减少排污量。另外,在污染物未进入大气之前,使用除尘消烟技术、冷凝技术、液体吸收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等消除废气中的部分污染物,可减少进入大气的污染物数量。


  2、控制排放和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气象条件不同,大气对污染物的容量便不同,排入同样数量的污染物,造成的污染物浓度便不同。对于风力大、通风好、湍流盛、对流强的地区和时段,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强,可接受较多厂矿企业活动。逆温的地区和时段,大气扩散稀释能力弱,便不能接受较多的污染物,否则会造成严重大气污染。因此应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段进行排放量的有效控制。


  3、厂址选择、烟囱设计、城区与工业区规划等要合理,不要排放大户过渡集中,不要造成重复迭加污染,形成局地严重污染事件发生。


  4、绿化造林,使有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减轻大气污染程度。


  大气污染防治的措施


  “大气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热带地区森林资源下降,人类生存环境恶化,仍然是世界各国政府、林业组织和林学家所共同关心的严重问题。”更值得关注的是全球气候的变化——地球变暖与森林的减少密切相关。因为地球变暖主要是由于“温室气体”的剧增引起的“温室效应”所致。而各国科学家的大量研究表明,森林除了涵养水源、保持土壤、保存物种、消除污染等作用以外,同样在控制“温室效应”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保护好现有森林,营造速生丰产林是一件十分紧迫的事。


  “温室效应”主要指由于煤、石油、木材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由沼泽地生成的甲烷,以及反刍动物和白蚁放出的甲烷;另外还有氯氟有机物、水蒸气等。这些气体的生成和消失与森林生态系统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有机物的细胞是以碳为基本元素的。森林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群体,贮存了大量的碳。碳元素在有机体和无机环境中往复循环。毁掉森林就意味着使有机碳还原成无机碳。据对75个发展中国家的调查,1980年毁林所排放的无机碳为16.59亿吨(1吨可转化成3.67吨二氧化碳),而较好的速生丰产林每公顷每年可以吸收6.24吨无机碳。同时,森林砍伐后不能及时更新,一些林地变成了沼泽地,或开辟为牧场及农田(水稻亦产生甲烷),再加上木材利用率不高,林中的木材剩余物给白蚁提供了丰富食料,这些又为甲烷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假若依照自然的演化进程,温室气体会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随着人类对森林的不断索取,森林资源急剧下降。就在1万年以前,地球上的森林还覆盖着近2/3陆地面积;而到2000年,将不足陆地面积的1/6了。然而,与此同时“温室气体”却在不断增加:在过去的55年中,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由330PPM上升到350PPM;甲烷则以每年1%的速度递增。过去的100年,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了约0.6摄氏度。如果按现在能源消耗的速度计算,一个世纪后的平均温度将上升1—2.6摄氏度,南北两极温度将升至3—7摄氏度。这样的前景对人类是灾难性的。


  为了控制“温室气体”,各国政府以及许多国际组织加强了合作。一方面制订有关法律,严格控制工业“温室气体”的排放;另一方面加快造林速度和保护现有森林。我国政府一直倡导植树造林。今年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十周年。作为地球的一员让我们为了我们自身的利益,为了我们子孙万代的利益多栽一棵树吧!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严格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


  2、环保管理部门要强化大气污染管理!


  3、加强公民的环保监督的权益、参与;


  4、排放大气污染的物的单位要积极治理!


  5、强化机动车尾气的排放管理,大力发展零排放的机动车!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