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sb厌氧反应器,厌氧反应器原理

2020-05-27 13:57:04发布

  (1)水力停留时间水力停留时间对UASB厌氧反应器的影响是通过上升流速来表现的。一方面,高的液体流速增加污水系统内进水区的扰动,因此增加了生物污泥与进水有机物之间的接触,有利于提高去除率。在采用传统的UAsB系统的情况下,上升流速的平均值一般不超过O.5m/h,这也是保证颗粒污泥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另一方面,为了保持系统中足够多的污泥,上升流速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反应器的高度也就受到限制。特别是对于低浓度污水,水力停留时间是比有机负荷更为主要的工艺控制条件。


  (2)有机负荷有机负荷反映了基质与微生物之间的供需关系。有机负荷是影响污泥增长、污泥活性和有机物降解的重要因素,提高负荷快污泥增长和有机物的降解,同时使反应器的容积缩小,但是对于厌氧消化过程来讲,有机负荷对于有机物去除和工艺的影响十分明显。当有机负荷过高时,可能发生甲烷化反应和酸化反应不平衡的问题。对某种特定废水,反应器的容积负荷一般应通过试验确定,容积负荷值与反应器的温度、废水的性质和浓度有关。有机负荷不仅是厌氧反应器的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控制参数。对于颗粒污泥和絮状污泥反应器,它们的设计负荷是不相同的。


  (3)污泥负荷当容积负荷和反应器的污泥量已知,污泥负荷可以根据这两个参数计算。采用污泥负荷比容积负荷更能从本质上反映微生物代谢同有机物的关系,特别是厌氧反应过程由于存在甲烷化反应和酸化反应的平衡关系,采用适当的负荷可以消除超负荷引起的酸化问题。


  为什么uasb是主要厌氧处理工艺


  UASB只是厌氧反应器的一种,属于流化床式反应器,同类反应器还有IC反应器、EGSB反应器、CSTR反应器、折流板厌氧反应器等等。


  UASB最早出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属于较早期的厌氧处理工艺,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应用比较广泛,但是随着使用,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比如培养出活性颗粒污泥比较困难、容易跑泥、对三相分离器的设计要求比较高等等,而相对来说,由UASB衍生发展出来的IC/EGSB等反应器,则优化了这些问题,有正在逐步取代UASB反应器,成为目前新建和改造项目上主要厌氧处理工艺。


  uasb厌氧反应器要停留多长时间


  看水质水量,一般工业污水3-7天,生活污水短一点。


  UASB反应器


  PTA:精对苯二甲酸,相对分子量为166.13,结构式HOOC[C6H4]COOH,因为有苯环在里面,属于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UASB:升流式厌氧反应器,1971年荷兰瓦格宁根(Wageningen)农业大学拉丁格(Lettinga)教授通过物理结构设计,利用重力场对不同密度物质作用的差异,发明了三相分离器。使活性污泥停留时间与废水停留时间分离,形成了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的雏型。1974年荷兰CSM公司在其6m3反应器处理甜菜制糖废水时,发现了活性污泥自身固定化机制形成的生物聚体结构,即颗粒污泥(granularsludge)。颗粒污泥的出现,不仅促进了以UASB为代表的第二代厌氧反应器的应用和发展,而且还为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