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原理:
MBR是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Bio-Reactor)的简称,是现代膜分离技术与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高效污水处理工艺。MBR工艺通过将分离工程中的膜分离技术与传统废水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不仅省去了二沉池的建设,而且大大提高了固液分离效率,而且由于曝气池中活性污泥质量浓度的增大和污泥中特效菌(特别是优势菌群)的出现,提高了生化反应速率。同时,通过降低F/M比减少剩余污泥产生量(甚至为零),从而基本解决了传统活性污泥法存在的许多突出问题。
工艺特点:
1.相对于其他生物处理工艺,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具有许多明显的优势,其特点如下:
2.能够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分离效果远好于传统的沉淀池,出水水质良好,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0,可直接回用,实现污水资源化;
3.膜的高效截留作用使微生物完全截留在反应器内,实现了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龄(SRT)的完全分离,使运行控制更加灵活;
4.反应器中微生物质量浓度高,耐冲击负荷;
5.有利于增殖缓慢的硝化细菌的生长、繁殖,系统硝化效率可以提高。通过改变运行方式具有脱氮除磷的功能。
MBR工艺的MBR工艺的特点
与许多传统的生物水处理工艺相比,MBR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出水水质优质稳定
由于膜的高效分离作用,分离效果远好于传统沉淀池,处理出水极其清澈,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细菌和病毒被大幅去除,出水水质优于建设部颁发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可以直接作为非饮用市政杂用水进行回用。
同时,膜分离也使微生物被完全被截流在生物反应器内,使得系统内能够维持较高的微生物浓度,不但提高了反应装置对污染物的整体去除效率,保证了良好的出水水质,同时反应器对进水负荷(水质及水量)的各种变化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耐冲击负荷,能够稳定获得优质的出水水质。
二、剩余污泥产量少
该工艺可以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下运行,剩余污泥产量低(理论上可以实现零污泥排放),降低了污泥处理费用。
三、占地面积小,不受设置场合限制
生物反应器内能维持高浓度的微生物量,处理装置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大大节省;该工艺流程简单、结构紧凑、占地面积省,不受设置场所限制,适合于任何场合,可做成地面式、半地下式和地下式。
四、可去除氨氮及难降解有机物
由于微生物被完全截流在生物反应器内,从而有利于增殖缓慢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的截留生长,系统硝化效率得以提高。同时,可增长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在系统中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利于难降解有机物降解效率的提高。
五、操作管理方便,易于实现自动控制
该工艺实现了水力停留时间(HRT)与污泥停留时间(SRT)的完全分离,运行控制更加灵活稳定,是污水处理中容易实现装备化的新技术,可实现微机自动控制,从而使操作管理更为方便。
六、易于从传统工艺进行改造
该工艺可以作为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的深度处理单元,在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深度处理(从而实现城市污水的大量回用)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膜-生物反应器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o膜造价高,使膜-生物反应器的基建投资高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
o膜污染容易出现,给操作管理带来不便;
o能耗高:首先MBR泥水分离过程必须保持一定的膜驱动压力,其次是MBR池中MLSS浓度非常高,要保持足够的传氧速率,必须加大曝气强度,还有为了加大膜通量、减轻膜污染,必须增大流速,冲刷膜表面,造成MBR的能耗要比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高。
什么是MBR流程
MBR是膜生物反应器的英文缩写,它的原理是使用超滤膜过滤水中的污染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它可以代替原工艺中的二沉池,而且占地小,造价省,是适用于现代的处理方法。
MBR本身并不是一种工艺流程,但它可以与各种工艺流程结合使用,比如最常规的A2/O工艺(厌氧——缺氧——好氧,并在好氧池中装入板式膜或中空纤维膜就是A2/O+MBR工艺了),其它A/O,UCT等都可以与MBR结合使用。
-
冬季污水处理稳定达标7条建议(严控进水指标)
-
什么是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反应的两个阶段)
-
职业病危害告知牌(甲苯)
-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可下载)
-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工频电场)
-
污水处理工艺有哪些?(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
-
让污水厂节能降耗的3个方法(光伏发电、精确曝气、沼气发电)
-
污水处理药剂聚丙烯酰胺阴、阳、非离子区别(结构、用途、污水处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