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水华,解决池塘蓝藻最好的办法

2020-04-24 13:58:35发布

  常见的水华,按优势种类可以分为15个基本类型。


  (1)隐藻水华这是我国池塘养鱼常见的一种水华,其出现频率在各地肥水中可达到80%--100%,次优势种常称为小环藻(Cyclotella)、蓝隐藻(Chroomonas)和绿球藻的一些种类。水色褐、红褐、褐绿和褐青。全年都可出现。


  (2)膝口藻水华这是无锡鱼池夏季肥水最常见的水华,在生长期中出现的频率近60%。优势种为扁型膝口藻(Gonyostomumdepressum),次优势种为隐藻和裸甲藻(Gymnodinium),有时绿球藻类也较多,水色褐青或褐绿。


  (3)裸甲藻水华这是由蓝绿甲藻(G.cyaneum)大量繁殖引起的,在江浙和广东肥水中较常见,夏秋季出现较多。夏季长与扁型膝口藻共存。水色褐绿,褐青或铁灰,水面长有云雾状蓝绿色斑团,鱼农称为“转水”。


  (4)角藻水华在养鲤池中有时见到,优势种为飞燕角藻(Ceratiumhirdndinella),水色呈不均匀的黄褐色,可见到飞燕藻集群形成的浓褐色斑块。


  (5)颤藻或席藻水华由颤藻属或席藻属的某些种类形成的水华。水色蓝绿到灰绿,但个别种类可引起特殊的水色,如孟氏颤藻(Oscillatoramoeegeotii)水华常呈黄褐色,微红颤藻(O.rubesens)水华呈红色,泥褐席藻(Phormidiumluridum)水华呈红褐色。多在夏季出现。


  (6)鱼腥藻或拟鱼腥藻水华由螺旋鱼腥藻(Anabaenaspiroides)或其他鱼腥藻属种类以及拟鱼腥藻引起的水华。优势种极为突出,可占生物总量的95%以上,水色蓝绿或深绿,可见到翠绿色絮纱或蓝绿色浮膜。夏季出现。


  (7)微囊藻水华优势种为铜绿微囊藻(Mirocystisaeruginosa)和粉状微囊藻(M.pulverea),水色蓝绿,深绿或黄绿发白。铜绿微囊藻水华水面常有蓝绿或黄绿色浮膜,主要夏季出现。


  (8)尖头藻水华水色蓝绿或黄绿,水面常有浮膜,夏季或初秋出现。


  (9)微型蓝球藻类水华由蓝球藻目一些极微型种类引起的水华。优势种常为蓝球藻(Chroococfus)、棒条藻、蓝纤维藻、粘球藻和平裂藻等属的种类,水色深绿、蓝绿、褐绿、褐和黄褐。


  (10)团藻目水华通常由衣藻、四鞭藻、空球藻和实球藻等形成的水华,阴藻和其它鞭毛类的数量也较多。水色绿,水面常有绿色浮膜。


  (11)绿球藻目水华通常由小球藻、栅藻、四角藻、十字藻、绿球藻、和空心藻等形成的水华,(35)阴藻等鞭毛藻类和小环藻占一定数量,水色绿或黄绿,透明度较大,过在水浅和常施化肥的鱼池出现。


  (12)裸藻水华主要由红裸藻形成水华,通常阴藻和其他鞭毛藻的数量的数量也较多。水色绿中发红,绿色或红褐色,水面通常有红色浮膜。


  (13)囊裸藻水华通常由棘刺囊裸藻和旋转囊裸藻等形成水华,水面烟灰或红褐色。


  (14)硅藻水华主要由小环藻、针杆藻、舟形藻和菱形藻等形水华,阴藻和绿球藻通常也有较多的数量。水色褐,透明度较大。多在春秋出现。


  (15)金藻水华常由棕鞭藻和单鞭金藻等形成水华,通常硅藻和阴藻的数量较多。水色金褐色,透明度较大。主要在早春出现。


  我国蓝藻水华严重的湖泊有哪些


  【1】90年代中后期,滇池——云南昆明的母亲河,素有“高原明珠”之称。


  国家科技部与云南省政府2000年3月签订协议,决定联合建立控制研究项目,蓝藻水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就是其中的课题之一。于2004年6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该项目在蓝藻水华污染最严重的试验区内,进行了迄今规模最大的以湖泊环境整治为目标的实验湖沼学试验研究,完成了生物控藻技术、机械除藻技术、湖岸生态修复技术、蓝藻检测和脱毒技术、湖泊生态系统管理技术等5方面研究,建立了8项示范工程。


  【2】2007年5月江苏无锡太湖蓝藻事件导致市区水资源极大破坏影响到了居民生活(前期爆发最严重)


  【3】2008年6月湖北宜昌市境内的三峡库区长江支流——香溪河,部分河段发生蓝藻水华


  【4】2008年6月重庆云阳:长江一级支流--澎溪河出现大面积“水华”现象


  【5】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武汉东湖局部地区位于风光村附近的东湖子湖之一的官桥湖


  【6】2009年9月,通山九宫山云中湖


  【7】2009年9月安徽省合肥市巢湖湖区暴发局部性蓝藻水华,西半湖湖区蓝藻面积约为140平方公里。


  【8】2010年2、3月份,广东对全省54座重要供水水库的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风险现状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有70%的水库处于由中营养向富营养过渡状态,约20%水库处于富营养状态,表明广东重要供水水库的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有37%的水库蓝藻水华风险较高,有22%水库(12座)正发生蓝藻水华。


  【暂时搜到这么多,巢湖和太湖的比较熟悉,其他有待补充,中国好多湖泊貌似都有水华症状了,自作孽啊……】


  蓝藻水华是用“爆发”还是“暴发”?


  应该用爆发。


  暴发和爆发,两个词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二者的使用范围有所不同,“爆发”的使用范围有所不同,“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


  暴发


  (一)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抄。例如:“前几年,他靠投机倒把成了暴发户,没想到这几年摇身一变,成了农民企业家。”“他很善于走上层路线,果然没几年就暴发起来。”


  (二)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例如:“河上本来有一座小桥,山洪暴发时,被冲毁了。”“大水退走后,又暴发了一场传染病。百”


  爆发


  (一)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例如:度“这一带的火山正处在活跃期,随时都有爆发的危险。”


  (二)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例如:“1927年秋,爆发了一场农民革命。”“人们的愤怒不可遏上止地爆发了。”“他的话音刚落,会场上就爆发出了鸣般的掌声。”


  产生蓝藻水华的原因是什么?


  蓝藻的暴发性繁殖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直接后果。水体富营养化分为天然富营养化与人为富营养化。天然富营养化是指湖泊营养物质的天然富集,需要千年甚至万年的演化过程。据说当年诸葛亮的军队就是喝了兵士所说的“绿色的河水”,中毒而兵败川南。有关研究认为,这种“绿色的河水”就是天然富营养化造成蓝藻暴发的河水,而目前出现的蓝藻暴发主要原因是人为富营养化造成的。


  随着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日益增加,工业的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大量含有污染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适当处理便排入水体,使水体中氨氮、磷以及有机污染物等耗氧物质浓度的升高,增加了水中的营养物质的负荷量;而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施用化肥逐年增加,经过雨水的冲刷和渗透,有更多的营养物质流失而进入水中,也增加了水中的营养物质的负荷量;在水产养殖方面,为达到渔业高产,一些地区采用投放饵料的方法,这也成为水体接纳氮、磷等营养物质的主要渠道。因此刘光钊认为,放出恶魔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人类自己。


  以滇池为例,作为一个半封闭的浅水湖,人为破坏已使它加速进入老年化阶段,湖面缩小了1/4,湖底抬升了60厘米,水质的置换很缓慢,湖泊的自净能力很差。滇池每年接纳了1900多家工矿企业和160多万城市人口排放的污水,其中有机污染物总量达50亿吨、重金属达332吨、总氮8900多吨、总磷2100多吨、COD39万多吨,致使湖内严重污染和呈重度富营养化。加之昆明的气候温度和光照条件正适宜蓝藻滋生繁殖,从1985年至今,滇池年年出现蓝藻异常暴发,大量的蓝藻浮在水面,看上去就像一片绿色油漆,致使水体浑浊腥臭,水生生物大量减少,水中叶绿素平均含量高达2600毫克/立方米。滇池不但失去了原有的美学价值,而且还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污染源。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