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堆肥(垃圾堆肥温度一般控制在多少度)

2020-01-20 14:29:24发布

  生活垃圾堆肥是处理与利用垃圾的一种方法,是利用垃圾或土壤中存在的细菌、酵母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使垃圾中的有机物发生生物化学反应而降解(消化),形成一种类似腐蚀质土壤的物质,用作肥料并用来改良土壤。


  垃圾堆肥技术在中国农是从事活动中早有应用,而作为科学进行研究探讨此法则始于1920年。按细菌分解的作用原理,分为高温需(好)氧法和低温厌氧法堆肥。按堆肥方法,分为露天堆肥法和机械堆肥。


  堆肥法操作一般分为4步:


  ①预处理,剔出大块的及无机杂品,将垃圾破碎筛分为匀质状,匀质垃圾的最佳含水率为45-60%,碳氮比约为(20-30):1,达不到需要时可掺进污泥或粪便;


  ②细菌分解(或称发酵),在温度、水分和氧气适宜条件下,好氧或厌氧微生物迅速繁殖,垃圾开始分解,将各种有机质转化为无害的肥料;


  ③腐熟,稳定肥质,待完全腐熟即可施用;


  ④贮存或处置,将肥料贮存,肥料另作填埋处置。


  垃圾堆肥工艺流程,好氧堆肥化是在有氧存在的条件下,以好氧微生物为主降解、稳定有机物的无害化处理方法。由于具有发酵周期短、无害化程度高、卫生条件好和易于机械化操作等特点,好氧堆肥法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好氧堆肥工艺由前处理,主发酵(亦可称一次发酵,一级发酵或初级发酵)、后发酵(亦可称二次发酵、二级发酵或次级发酵)、后处理、脱臭及贮存等工序组成。


  前处理


  生活垃圾中往往含有粗大垃圾和不可堆肥化物质,这些物质会影响垃圾处理机械的正常运行,降低发酵仓容积的有效使用,使堆温难以达到无害化要求,从而影响堆肥产品的质量。前处理的主要任务是破碎和分选,去除不可堆肥化物质,将垃圾破碎在12~60mm的适宜粒径范围。


  主发酵


  主发酵可在露天或发酵仓内进行,通过翻堆搅拌或强制通风来供给氧气,供给空气的方式随发酵仓种类而异。发酵初期物质的分解作用是靠嗜温菌(生长繁殖最适宜温度为30~40℃)进行的。随着堆温的升高,最适宜温度45~65℃的嗜热菌取代了嗜温菌,能进行高效率的分解,氧的供应情况与保温床的良好程度对堆料的温度上升有很大影响。然后将进入降温阶段,通常将温度升高到开始降低为止的阶段称为主发酵期。生活垃圾的好氧堆肥化的主发酵期约为4~12d。


  后发酵


  碳氮比过高的未腐熟堆肥施用于土壤,会导致土壤呈氮饥饿状态。碳氮比过低的未腐熟堆肥施用于土壤,会分解产生氨气,危害农作物的生长。因此,经过主发酵的半成品必须进行后发酵。后发酵可在专设仓内进行,但通常把物料堆积到1~2m高度,进行敞开式后发酵。为提高后发酵效率,有时仍需进行翻堆或通风。在主发酵工序尚未分解及较难分解的有机物在此阶段可能全部分解,变成腐殖酸、氨基酸等比较稳定的有机物,得到完全成熟的堆肥成品。后发酵时间通常在20~30d以上。


  后处理


  经过二次发酵后的物料中,几乎所有的有机物都被稳定化和减量化。但在前处理工序中还没有完全去除的塑料、玻璃、陶瓷、金属、小石块等杂物还要经过一道分选工序去除。可以用回转式振动筛,磁选机,风选机等预处理设备分离去除上述杂质,并根据需要进行再破碎(如生产精制堆肥)。也可以根据土壤的情况,将散装堆肥中加入N、P、K添加剂后生产复合肥。


  脱臭


  在堆肥化工艺过程中,会有氨、硫化氢、甲基硫醇、胺类等物质在各个工序中产生,必须进行脱臭处理。去除臭气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除臭及吸附剂吸附法等。经济实用的方法是熟堆肥氧化吸附的生物除臭法。将源于堆肥产品的腐熟堆肥置入脱臭器,堆高约0.8~1.2m,将臭气通入系统,使之与生物分解和吸附及时作用,其氨、硫化氢去除效率均可达98%以上。


  储存


  堆肥一般在春秋两季使用,在夏冬两季就需积存,因此,一般的堆肥化工厂有必要设置至少能容纳6个月产量的贮藏设施,以保证生产的连续进行。


  垃圾堆肥温度一般控制在多少度


  堆肥效果的影响因素


  1、水分


  保持适当的含水量,是促进微生物活动和堆肥发酵的首要条件,一般以堆肥材料量最大持水量的60%~75%为宜。


  一般来说垃圾中有机物含量越高,适宜的含水量也越高,实际操作时可视情况添加污水、粪便等提高含水率,或添加稻草、木屑等降低含水率。


  2、颗粒度和碳氮比


  堆肥进料的颗粒大小以25~75mm较为合适,其中C元素与N元素的比例也有一个适宜的范围。微生物对有机质正常分解作用的碳氮比为25:1,而豆科绿肥碳氮比为15~25:1、杂草为25~45:1、禾本科作物茎秆为60~100:1,在此范围之外微生物的生长会因“偏食”而受到抑制。


  根据堆肥材料的种类,加入适量的含氮较高的物质,以降低碳氮比值,促进微生物活动。


  3、通风量


  堆肥实际上主要利用的是微生物的好氧反应,因此通风对堆肥效果会有显著影响。保持堆中有适当的空气,有利好气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促进有机物分解。高温堆肥时更应注意堆积松紧适度,以利通气。


  4、堆肥温度


  不同堆肥阶段的要求温度有所差异,为达到垃圾堆肥卫生化的需要,在55℃上下,同时还要求堆肥的最高温度达到60~70℃维持24小时,以杀死病原微生物和植物种子。


  堆肥原理


  按堆制过程的需氧量程度可分为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好氧堆肥是在有氧的条件下,借助好氧微生物的作用来进行的。


  在堆肥过程中,有机废物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质透过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被微生物所吸收;固体的和胶体的有机物先附着在微生物体外,然后在微生物所分泌的胞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可溶性物质,再渗入细胞内部。


  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氧化还原和生物合成过程,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并放出微生物生长、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把另一部分有机物转化合成新的细胞物质,使微生物生长繁殖,产生更多的生物体,而未能降解的残留有机物部分转化为腐殖质。


  最终将有机废物被矿质化和腐殖化,同时利用堆积时所产生的高温(60-70℃)来杀死原材料中所带来的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达到无害化的目的。因此,为了获得优质堆肥,在堆制过程中,千方百计地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是加快堆肥腐熟和提高肥效的关键。


  垃圾堆肥的好处与不足


  好处:


  1、废物再利用,产生价值。


  2、高温堆肥处理后病原菌减少,有害虫卵杀死。


  3、堆肥过程既是有益微生物的再殖过程,产生大量有益的此生代谢产物有意于植物根系生长。


  4、堆肥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施用安全性更好。


  坏处:主要是堆肥处理后垃圾的有机质会降低,氮也会有一定的损失。


  垃圾堆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如下


  好处:


  1、废物再利用,产生价值。


  2、高温堆肥处理后病原菌减少,有害虫卵杀死。


  3、堆肥过程既是有益微生物的再殖过程,产生大量有益的此生代谢产物有意于植物根系生长。


  4、堆肥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施用安全性更好。


  坏处:主要是堆肥处理后垃圾的有机质会降低,氮也会有一定的损失。


  垃圾堆肥的好处


  好处:


  1、废物再利用,产生价值。


  2、高温堆肥处理后病原菌减少,有害虫卵杀死。


  3、堆肥过程既是有益微生物的再殖过程,产生大量有益的此生代谢产物有意于植物根系生长。


  4、堆肥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施用安全性更好。


  坏处:主要是堆肥处理后垃圾的有机质会降低,氮也会有一定的损失。


  堆肥法的优点有:投资较低,技术简单、有机物分解后可作为肥料再利用从而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垃圾减量明显。


  堆肥法的缺点有:对垃圾分类要求高、有氧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臭味会污染环境,堆肥成本过高或质量不佳影响堆肥产品销售。


  厨余垃圾堆肥


  以下介绍简单省钱的自制堆肥法,大约等三个月至半年,厨余就会变成黑褐色的粉末,也就是有机肥料,自用,送人两相宜。如果要让厨余更发酵,可以倒一点喝不完的含乳酸菌饮料如养乐多在里面,几天内就可发酵。自制堆肥法注意事项步骤一用一般的塑胶桶,把底部打洞,成为简易的有机堆肥桶,找一些土壤(不能用黏土)来,在桶底铺上六,七公分的土。。堆肥桶一定要加盖,并用重物把盖子压紧,不要让空气进出,才能把厨余「闷熟」。堆肥桶底部打洞流出来的水,是最佳的「液体肥料」,可以拿来浇花,种菜。在堆肥桶底部的洞口接上同样口径的水管,直接接往废饮料瓶,就可以轻松盛接渗出水,也可避免臭味散出。步骤二把果皮,菜叶,骨头,剩饭等厨余的水分沥干后,铺平在桶子里,上面再铺土压实,避免臭味逸出。步骤三一层厨余一层厨余一层土,像三明治,千层派的做法一样,最后上层再铺一层较厚,约七,八公分的土。2。若要让堆肥更「营养均衡」,可到市场上要一些鱼,鱼鳞,虾壳等,回家煮熟,沥干水分加在厨余之中,或到豆浆店要一些豆渣,增加厨余中的蛋白质。垃圾减量资源回收如果能把厨余做成堆肥,再把其他瓶瓶罐罐,废纸,旧衣都做资源回收,你将会发现,家中的垃圾只剩下原来的十分之一,一星期只要倒一次垃圾,又不怕它发臭。另外,要提醒大家,如果厨余能从源头开始减量,不煮过量的饭菜,剩下的饭菜可再煮成稀饭或下面等,真的无法消化的厨余,再拿来做堆肥,更能达到环保的精神喔!1.垃圾不再容易发臭滴水。2.垃圾减量,轻松倒垃圾,垃圾随袋徵收后将可节省费用。3.厨余水可做液肥及通乐(通马桶和水管)。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