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烟气治理方案

2020-01-06 15:21:37发布

  锅炉烟气治理方案


  一、设计原则:2016年9月8日:根据贵单位要求,提供6吨燃煤锅炉18000烟气风量净化方案,将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进行净化处理,达到环保标准,给贵单位树立一个的社会形象,新增净化除尘设备和管道干净整洁,主要对6吨燃煤锅炉烟气治理、净化,根据要求烟气粉尘排放≤30mg/m³、SO2排放≤150mg/m³。


  贵单位现有6吨燃煤锅炉采用湿式除尘设备、净化效率较低,排放不能满足现有环保要求,另外排出的污水、污泥处理比较麻烦,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本公司依据在冶炼、燃煤锅炉行业积累的经验,增加袋式除尘器,达到排放标准。烟气经过管道,进入袋式除尘器,经过袋式除尘器的净化后,进入脱硫塔进行脱硫,后由烟筒排入大气。


  二、工艺流程:炉窑烟气→管道→袋式除尘器→风机→脱硫塔→烟筒→达到排放标准。


  1、烟气在负压作用下通过管道进入袋式除尘器、流速瞬间降低,大颗粒粉尘直接落入灰斗,细小粉尘伴随着烟气进入过滤室,通过滤袋进行外滤式过滤,烟气通过滤袋过滤后进入净化室(此时粉尘排放浓度已经达到≤30mg/m³),经过引风机的排风口排向脱硫塔,当过滤室内的滤袋伴随着过滤时间增加,粉尘逐渐在滤袋外表面形成粉层,这时滤袋口上方的清灰系统自动开启、进行瞬间喷吹清灰,粉层在滤袋外表面剥离、落入灰斗中,通过排灰系统,排出室外。


  2、袋式除尘器是普惠公司吸收国内外同类产品优点,经改良、设计而成的除尘系统。该设备采用脉冲离线分室喷吹清灰方式,具有清灰效果好、净化效率高、处理风量大、滤袋寿命长、维修工作量小、运行可靠等优点。


  3、粉尘净化后含有SO2的烟气,进入脱硫塔,利用物理与化学原理相结合形式,以达到脱硫目的,纯碱吸收SO2,还原,后吸收剂循环使用,无污泥、废水排放。经脱硫后的净化烟气向上通过塔侧的出风口直接进入烟囱排放。


  三、除尘系统工作原理:启动主风机,整个除尘系统处于负压状态,含尘空气被吸入系统管道进入袋式除尘器,因气体流通空间突然变大,流速骤然降低,颗粒较打的粉尘、依靠自身重力向下沉降,落入灰斗,细小粉尘伴随烟气通过各被吸附在滤袋外壁,经滤袋过滤后的净化空气通过滤袋口进入净化室,从出气口由主风机排入脱硫塔进行脱硫,后由烟筒排到大气中。


  1、袋式除尘器运行原理:烟气进入袋式除尘器被吸附在滤袋外壁的粉尘,随着时间的增长,越积越厚,除尘器阻力逐渐上升,处理的气体量不断减少,为了保袋式除尘器阻力稳定在合理范围内,需要及时吸附在滤袋外壁的积灰。清灰过程是由清灰系统按顺序对各个过滤室,依次打开阀门,顺序向各组滤袋瞬间喷吹压缩空气,气包内压缩空气经由喷吹管的孔眼穿过文氏管进入滤袋,而当喷吹的高速气流通过文氏管进入滤袋的一刹那,数倍周围空气的压缩空气进入滤袋内,使滤袋在一瞬间急剧从收缩——膨胀——收缩,随将吸附在滤袋外壁粉层下来,恢复滤袋过滤效率。


  废气处理有哪些治理方法


  1冷凝回收法


  冷凝回收法是把废气直接导入冷凝器或先经吸附吸收后,解析的浓缩废气导入冷凝器,冷凝液经分离可回收有价值的有机物的一种方法。


  2吸收法


  吸收法可分为化学吸收及物理吸收,由于有机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三苯”气体,化学活性低,一般不能采用化学吸收。


  物理吸收是废气中一种或几种组分溶解于选定的液体吸收剂中,这种吸收剂应具有与吸收组分有较高的亲和力,低挥发性,同时还应具有较小的挥发性,吸收液饱和后经加热解吸再冷却重新使用。


  3直接燃烧法


  直接燃烧法是利用燃气或燃油等辅助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将混合气体加热到一定温度(700~800℃),驻留一定的时间(0.3~0.5秒),使可燃的有害物质进行高温分解变为无害物质的一种方法。


  4热力燃烧法


  热力燃烧是指把废气温度提高到可燃气态污染物的温度,使其进行全氧化分解的过程。


  5催化燃烧法


  催化燃烧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废气中的有害可燃组分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6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吸附是将有机废气由排气风机送人吸附床,有机废气在吸附床被活性炭吸附剂吸附而使气体得到净化,净化后的气体排向大气即完成净化过程。


  7生物法


  生物法是微生物将有机成分作为碳源和能源,并将其分解为CO2和H2O过程的一种方法。


  8等离子体分解法


  等离子体分解法是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介质放电产生的大量携能电子轰击污染物分子,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从而使污染物得以降解去除的一种废气治理方法。


  烟气处理一般流程是什么


  国内控制烟气指标主要有两方面:烟尘和二氧化硫。


  除尘工艺主要有湿式除尘、布袋除尘、电除尘、代电复合除尘。


  脱硫工艺有:分为干法、半干法、湿法三大类。


  干法脱硫是使用粉状吸收剂去除烟气中的SO2,常用的典型方法有炉内喷钙(石灰/石灰石)等。炉内喷钙具有无废水产生,无二次污染的优点,但是由于脱硫效率低,设备庞大,操作要求高等,所以工业应用较少。


  半干法是新兴的一种脱硫技术。目前使用较多的有旋转喷钙法,将石灰制成石灰浆液,在塔内吸收SO2但反应效率低,Ca/S比较大,一般在2.5以上。主要是一些大型锅炉的火电厂采用。


  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是目前在烟气脱硫使用最广泛的脱硫工艺,湿法烟气脱硫占脱硫总量的80%以上。湿法脱硫根据脱硫剂的选择不同又可分为石灰石/石灰法、氨法、钠钙双碱法、氧化镁法、碱性硫酸铝法等,其中石灰石/石灰法、氨法、钠钙双碱法以及氧化镁法使用较为普遍。


  石灰石/石灰法采用石灰石/石灰粉,将其制成石灰石/石灰浆液,在脱硫吸收塔内通过喷淋,将石灰石/石灰浆液雾化使其与烟气混合接触,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该工艺需配备石灰石/石灰粉碎系统与石灰石/石灰化浆系统。石灰较石灰石的活性高,可以减少用量,降低运行费用。但无论使用石灰石还是石灰,液气比都较高(15-22),通过高液气比来保证足够的脱硫效率,因此运行费用较高。石灰石/石灰法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塔内容易结垢,副产物亚硫酸钙或硫酸钙容易引起气液接触器(喷头或塔板)、管道等的结垢堵塞。适用于大型电厂锅炉烟气脱硫。


  氨法采用氨水作为二氧化硫的吸收剂,SO2与NH3反应可产生亚硫酸氨、亚硫酸氢氨与部分因氧化而产生的硫酸氨。由于吸收液处理方法的不同,氨法可分为氨-酸法、氨-亚硫酸氨法和氨-硫酸氨法。


  氨法主要优点是脱硫率高(与钠碱法相同),副主物可作为农业肥料。


  由于氨的易挥发性,造成吸收剂消耗量增加,脱硫剂利用率不高;另外氨水的来源地和行业的限制大,氨水的费用也高。脱硫对氨水的浓度有一定的要求,若氨水浓度太低,影响脱硫效率,水循环系统无疑将增大,使运行费用增加;浓度增大,导致蒸发量增大,产生氨气的恶臭,对工作环境产生影响,而且氨易挥发与净化后烟气中的SO2反应,形成气溶胶,使得烟气无法达标排放。


  氨法副产物回收的过程是较为困难的,投资费用较高,需配备制酸系统或结晶回收装置(需配备中和器、结晶器、脱水机、干燥机等),系统复杂,设备繁多,管理维护要求高。副产物硫铵市场准入困难。适用中小锅炉烟气脱硫和易得到氨水的化工企业锅炉烟气脱硫。


  钠碱法采用碳酸钠或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方法,它具有吸收剂不挥发、溶解度大、活性高、脱硫系统不堵塞等优点,并可得到副产物Na2SO3,或转化为高浓度二氧化硫气体利用,适合于所排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比较高的废气吸收处理。但副产物的回收困难、工艺投资较高、钠碱的价格高造成运行费用高等是其主要缺点。


  氧化镁法是将氧化镁制成浆液,作为脱硫吸收剂吸收SO2,生成产物为硫酸镁或亚硫酸镁,副产物抛弃或干燥煅烧后,再生成氧化镁。该工艺的优点是脱硫效率在90%以上,较石灰石/石灰法的结垢问题轻,硫酸镁、亚硫酸镁的溶解度相对硫酸钙、亚硫酸钙大。缺点是氧化镁的价格高,脱硫费用相对较高。氧化镁回收过程工艺较复杂,但若直接采用抛弃法,镁盐会导致二次污染。


  钠钙双碱法是结合石灰石/石灰法和钠碱法两者的优点,以钠碱为脱硫剂,石灰为再生剂,通过在循环水系统中投加石灰,生成亚硫酸钙和钠碱,亚硫酸钙沉淀,钠碱随脱硫循环水循环利用。该种工艺即解决了石灰石/石灰法易结垢的问题,同时兼有钠碱法脱硫效率高的优点。并且主要消耗的为廉价的石灰石/石灰,运行费用也低。脱硫副产物亚硫酸钙、硫酸钙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脱硫液循环利用,不产生水污染的问题。混入硫酸钙、亚硫酸钙的煤粉渣,是较好的制备水泥的原料和路基填充料。适用于各种中小锅炉的烟气脱硫。

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