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许可证并不是领了就可以随便乱排污

2019-06-19 11:12:35发布

  网上申领许可证就是填一些表,传一些资料,很容易蒙混过关?不存在的,查出问题之后不仅会撤销你的许可证,还可能视情节严重的程度对你进行处罚。



  日前,河北省就开展了一轮证后监督检查,分行业对已发证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其中,钢铁行业的证后检查成为重头戏,共有6家企业被撤销许可证,12家企业移交实施行政处罚,113家企业实施限产限期整改。被查处的企业中,大量都是抱着侥幸心理,在申领许可证时未如实申报,被检查人员发现企业现场的情况与申报内容不符,该上的设施未上,该报的设施未报等情形。


  许可证不是发完就了事,落实到位才是关键。除了河北之外,浙江、江苏等地也已经启动了证后监督检查的工作。


  根据国家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部署和河北省地方的相关法规政策要求,河北省的钢铁企业需要按期完成提标改造任务并通过环保部门的达标验收后,方可领取排污许可证。2017年下半年,河北省向全省179家钢铁企业共核发了排污许可证。


  为确保钢铁企业提标改造任务严格落实,完成与排污许可管理工作有效对接,省环保厅对已发证企业进行了现场核查。共分成6个检查小组,采取听取企业汇报、核查企业提供有关资料、现场核实、与企业交流等方式,检查已核发排污许可证钢铁企业157家,涉及全省11个设区市和1个省直管县。通过启动钢铁行业排污许可证现场核查和证后监管,对钢铁企业履行法定义务,落实污染治理主体责任进行了有效监督。


  通过对全省钢铁企业提标改造、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核查,河北省发现如下问题:


  一是个别企业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河北省达标排污许可管理办法》,擅自建成并运行违规产能,排污行为实际发生,污染物排放总量超出控制指标。


  二是部分企业未严格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和环保提标改造任务,存在提标改造验收标准低、监测因子不全、整改不彻底、申报数据信息填报不实、排污口不规范、在线监控设施缺失或未联网等问题。


  三是部分企业擅自建成或未履审批变更生产装置、设施(未投产),且未纳入排污许可申报。四是一些地方环保部门不履职尽责,未按上级文件规定要求组织对钢铁企业进行限期治理验收,任由企业自行监测、验收,存在放宽环保标准和要求核发排污许可证现象。


  许可证副本质量检查的内容包括:


  1.筛查重点区域的选择是否正确;


  2.环评或备案手续是否完备,是否具备发证条件;


  3.投产日期与环评或备案文件是否存在逻辑矛盾;


  4.申请材料是否齐全,各项附件是否规范;


  5.生产单元、生产设施是否有遗漏,必填参数是否填报完整;


  6.原辅料、燃料是否有遗漏,单位是否有误;


  7.是否遗漏产污环节,是否遗漏无组织产排污环节;


  8.各产污环节污染因子是否填报齐全,采用的污染防治措施是否属于可行技术,判定是否正确;


  9.是否遗漏排放口,一般或主要排放口判定是否正确;


  10.受纳污水处理厂信息是否填写正确;


  11.执行的排放标准是否正确;


  12.许可量的计算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技术规范从严选取要求,许可年限是否超过3年;


  13.自行监测点位、因子、频次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是否遗漏厂界无组织自行监测方案;


  14.信息公开的内容、形式和时间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对照企业的申请材料、承诺书和许可证副本开展现场检查的重点内容包括:


  1.是否悬挂排污许可证正本;


  2.许可证副本内容是否与现场情况一致;


  3.是否安装或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监测设备,开展自行监测,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4.管理台账的记录内容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5.执行报告的内容及提交频次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检查之后,是汇总统计分析数据,将自查、抽查和详查等情况汇总,编制许可证抽查结果列表以及错误案例集。梳理对照排污许可证的相关数据,以市为单位汇总统计排放许可量,对照分析环境统计、总量减排、执行报告等数据,为下一步完善各项固定源环境管理数据信息管理打好基础。

打赏支持